双汇:一边深挖护城河,一边谋求转变

来源:搜狐号-大河财立方 2022-03-29 19:01:17

原标题:双汇:一边深挖护城河,一边谋求转变

双汇:一边深挖护城河,一边谋求转变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徐兵)“2021年,国内外宏观形势错综复杂,中国经济承压较大,国内猪价波动较大,中外猪肉价差大幅收窄,肉类行业竞争加剧。”双汇发展在最新年报里如此形容过去一年的经营环境。

3月29日,双汇发展披露2021年财报,受猪价、肉价下降较大的影响,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68亿元,同比下降9.7%;实现归母净利润48.7亿元,同比下降22.2%。虽然营收、净利均有所下降,但双汇发展依旧豪气分红近45亿元,分红率达92%,相当于拿九成利润分红。

事实上,除一连串的业绩指标外,在双汇这份财报里,更多看到国内肉制品头部,或者说是食品企业龙头在面临复杂多变的行业环境,一边深挖护城河,一边谋求转变的一面。

猪价“惹的祸”

2021年年报显示,去年,双汇发展肉类产品(含禽产品)总外销量330万吨,同比上升8.3%;受猪价、肉价下降较大的影响,本期实现营业总收入668亿元,同比下降9.7%;本期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7亿元,同比下降22.2%。

对于业绩下滑的具体原因,双汇发展称,报告期内,因生猪产能恢复,生猪供应量增加,生猪价格大幅下降,集团生鲜产品销价同比下降超过30%,影响集团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65亿元,占同期收入的22%。此外,由于2021年生猪行情超预期波动,集团对冻品节奏把握出现偏差,造成国产冻品和进口肉猪肉出现亏损,导致生鲜冻品业务经营利润同比大幅下降。

通俗的解释即是:猪价降了,影响了生鲜产品销价,从而影响公司整体营收;生猪行情宽幅波动,未能做好预判,冻品以及进口猪肉出现亏损。

与此同时,在其非主营业务分析中,报告期内,双汇发展资产减值12.98亿元。对此,双汇解释称,主要是报告期内冻品库存计提资产减值损失,本期发生额较大的原因是报告期内猪价波动幅度较大,公司每月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猪价低点时计提金额较大。

“后期随着产品销售将存货跌价准备转销至营业成本,由于报告期内二三季度猪价下降、四季度回升,导致全年资产减值损失累积计提数较大,但对全年损益影响金额远小于资产减值损失计提数。”双汇称。

说白了,都是猪价“惹的祸”。事实上,也不只双汇一家,整个行业都在面临同样的境遇。以养殖业为例,包括温氏股份、新希望、天邦股份、正邦科技、牧原股份等在内的多家主营生猪养殖业务的上市公司,2021年业绩均受到猪价波动的影响。

具体来看,其中温氏股份预计亏损130亿元~138亿元新希望预计亏损86亿元~96亿元;天邦股份预计亏损35亿元~40亿元 正邦科技预计亏损182亿元~197亿元,牧原股份虽然预计盈利65亿元~80亿元,但是同比下降70.86%~76.32%。

对比发现,双汇的全产业链布局以及上下游的协同性,在一定程度缓解了行业带来的影响,提高抗风险能力,推动企业稳健发展。

事实也是如此,从双汇的第四季度业绩情况看,其净利润已有明显的扭转迹象。2021年双汇第四季净利润为14.14亿元,明显高于前两个季度,并且同比增长超过7%。

“ 四季度,公司抓住猪价反弹行情,择机加快冻品出库,企业整体经营情况大幅改善,利润同比由降转增,环比大幅提升,扭转了二、三季度连续下降的局面。”双汇发展常务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刘松涛在3月29日业绩说明会上解释称。

然而对于接下来的猪价行情,双汇发展亦作了最新预测,“2021年,国内生猪产能恢复,生猪价格呈下降趋势,预计2022年生猪价格将会低位运行。”不过,在双汇看来,这有利于公司屠宰业扩大规模、肉制品业降低成本。

穿越周期三大秘诀:一边深挖护城河,一边谋求转变

面对复杂多变的行业环境,如何保持竞争力是企业思考的重要课题。那么,作为国内肉类行业头部,双汇又是如何应对的?

秘诀一:拓展销售渠道。

对于消费类企业来讲,渠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经销商渠道为例,截至2021年末,双汇共有经销商18947家,对比年初净增加1592家,增幅9.17%,其中:长江以南6196家,对比年初增幅4.38%,长江以北12751家,对比年初增幅11.66%。

“公司高度重视渠道开拓和网络建设,拥有遍布全国的100多万个销售网点,产品在绝大部分省份基本可以实现朝发夕至。”双汇称,同时公司与控股股东罗特克斯形成强大的国际采购优势,具有良好的国际采购协同效应,能有效利用全球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力。

秘诀二:加大产品研发和人才储备

2021年,双汇发展研发费用1.43亿元,较上年增加49.78%,仍保持着上升之势。记者注意到,去年双汇研发费用主要用于产品研究与开发,比如“板烧鸡腿王”、手撕蛋白肉、素牛肉等差异化素食产品。

从过往的产品看,其也取得不错的成效。“辣吗?辣、火炫风、无淀粉王中王、双汇筷厨、智趣多鳕鱼肠、Smithfield品牌产品等为公司近年推出的新产品,极大地迎合了消费升级的需求,表现出良好的增长潜力。”双汇发展称。

同时,双汇在2022年经营计划也提出,加快新产业发展,新赛道实现新增量,围绕生鲜调理、中式菜肴、酱卤熟食、火锅食材等品类,加强研发丰富产品群,做大餐饮食材产品规模。

人才方面,截至2021年底,双汇研发人员为246人,较上年增长了35%。并且值得注意的是,人才引进与培养也被双汇列为2022年重点工作的第一位。“公司将继续加强高学历、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引进,进一步优化企业人才结构,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双汇发展称。

秘诀三:现金流

充沛的现金流是企业抵抗风险的关键因子。截至2021年末,双汇发展货币资金为78.39亿元,占总资产29.1%,比重较上年提高了4.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该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60.3亿元,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总结看,如果将拓展销售渠道看作筑牢护城河的重要举措,那么加大产品研发和人才储备则意味着双汇正在谋求转变。而充沛的现金流则是保证上述两大动作的关键。

寒冬之下,强强联合也是生存之道

身处这个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尤其行业竞争加剧时,强强联合也是生存之道。

2022年1月3日,双汇发展、牧原股份双双发布公告称,双方于2022年1月1日在漯河市签订《双汇牧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展生猪点对点直供,双汇发展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全天24小时、优先收购牧原股份直供生猪。 紧接着1月14日,双汇又与国内生猪养殖正邦科技签署类似的协议。

对此,双汇发展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张立文在业绩说明上称:“牧原、正邦等养殖企业在养殖端具有规模优势,通过战略合作,可推动双方产业优势互补和高质量发展。”

事实上,下游的屠企与上游的猪企合作背后,既有中国养猪业调运政策的调整,也有行业竞争格局加剧的因素。“龙头企业的合作更多是在当前生猪行业寒冬中抱团取暖,熬过其他竞争对手。”河南某中型养殖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

除与外部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外,双汇发展自身亦在不断向上游发力,通过加大布局,试图掌握国内养殖市场的议价权。“2022年,将适度发展养猪业和鸡产业,积极推进新建项目、续建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单台设备投资等,计划全年完成投资并支出项目建设资金42亿元。”双汇发展称。

事实上,无论是合作还是自身发展,面临行业竞争,只有不断尝试和出招,才有胜算的可能,这也是每一个巨头的必修课。

责编:陈玉尧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