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策略之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来源:搜狐号-大河财立方 2022-04-09 15:51:29

原标题:河南省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策略之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河南省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策略之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导读:

2016年以来,国家各部委相继出台了多个规划与政策文件,从顶层推动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随着《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的相继出台,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又被提到了新高度,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为加快推动我省交通旅游深度融合,促进行业提质增效与转型升级,我们开展了河南省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策略专题研究,将陆续发布以下研究成果:

河南省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策略|内涵特征与发展形势

河南省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策略|模型测算与对比分析

河南省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策略|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河南省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策略|总体思路与发展策略

本文是第三篇《河南省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策略|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调研了河南省交旅融合发展现状,并结合第二篇模型测算结果找出河南省交旅融合存在问题。

PART.01

融合发展现状

我省交通旅游融合发展重点体现在 政策规划融合基础设施融合运输服务融合发展机制融合四个方面。

1.1 政策规划融合

近年来,省级层面出台的交通和旅游相关规划中均提出推动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

2020年5月

省委省政府印发 《关于建设文化旅游强省的意见》,将“实施旅游交通通达工程”列入重点任务。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 《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通知》,提出在国家、省干线公路和通达景区公路规划建设特色驿站、观景平台、生态厕所、汽车营地等旅游服务设施,提升旅游交通便利化程度;印发 《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干道、通达乡村旅游景点的道路和开通公交线路,强化乡村旅游交通保障。

2020年8月

省政府印发 《河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21-2035年)》,提出推动高速公路与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

2021年4月

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 《郑州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发展规划(2020-2035年)》,提出建立互联互通的旅游交通网络,打造“畅行畅游”的交通旅游体验,促进交通旅游深度融合。

2021年11月

《河南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1-2035年)》通过专家评审,提出推进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建设旅游公路、旅游航道、旅游码头等。

2022年1月

省政府先后印发 《河南省“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河南省“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枢纽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构建旅游交通体系,完善机场、高铁站等旅游服务功能,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向旅游、消费等复合型服务区升级,完善“游购娱养食”一体化产业链。

1.2 基础设施融合

1. 通景高等级公路

据统计,我省4A级以上旅游景区共205个,其中市区内43个,市区外162个。市区内的景区,衔接换乘的便捷性更依赖于城市交通,与公路交通关系不大。市区外景区中,按照等级划分:

4A级景区共149个,其中, 54.4%距高速收费站10公里以内, 可实现15分钟上高速28.2%距高速收费站大于10公里小于20公里, 可实现30分钟上高速。距离高速公路收费站20公里以外的, 81%有二级以上普通干线公路连接,76.9%距普通干线公路10公里以内,可实现20分钟上普通干线公路。

5A级景区共13个,其中, 69.2%距高速收费站10公里以内, 可实现15分钟上高速23.1%距高速收费站大于10公里小于20公里, 可实现30分钟上高速。仅洛阳龙潭大峡谷景区距离高速公路收费站20公里以外,但距离该景区5公里处有二级普通干线公路连接,可满足游客快速直达景区需求。

2. 旅游公路水路

高速公路方面,以构建外通内联的骨干交通网为重点,强化重要景区、特色旅游功能区高速公路建设,高速公路对旅游发展的支撑服务作用不断增强,同时高速公路建设融入周边环境,与美景相得益彰,高速公路自身也成为一道风景线。

郑栾高速尧山至栾川段,连通中原大佛、木札岭、白云山、老君山等40余处景区,被誉为 “云中高速”“最美高速”郑栾高速栾川至西峡双龙段,途径老界岭、养子沟、龙峪湾等多个4A及以上景区,是 “最美高速”的“接力”

“云中高速”郑栾高速

普通干线公路方面,以提升道路等级、改善路况为重点,不断提升普通公路对旅游景区景点、乡村旅游区域的连通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借助景区景点资源优势,串点成线,打造旅游公路精品路线。

登封环嵩山旅游公路,将嵩山“汉三阙”、少林寺等“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与三皇寨森林公园等串珠成链,有力支撑郑汴洛“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黄金文化旅游廊道建设。

登封环嵩山旅游公路

S230沿南太行旅游公路济源境济沁界至九里沟段,连通北部太行山下九里沟等6个旅游景区,为济源的乡村振兴带来强劲动能。

S230沿南太行旅游公路

农村公路方面,以建设“四好农村路”为契机,着力改善农村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环境,建设实施了一批精品旅游线路,有效衔接景区公路、自然保护区、特色村镇、生态休闲示范区等,助力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落地。

南阳市淅川县投资25亿元建设的 丹江口环库公路,被誉为中国“最美环湖公路”;信阳市罗山县依托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何家冲建设的红色旅游公路—— 罗山县1号旅游公路,有力助推罗山县全域旅游快速发展;林州市 林石公路成功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极大地带动了沿线特色产业和旅游业的兴旺发展。

四好农村路

水上旅游方面,大力发展通航库区(水域)涉水旅游,加强水上旅游线路及水上旅游公共服务建设,鼓励发展旅游客运码头、丰富旅游产品。

目前,全省已有 50余处通航库区开通了水上旅游客运,从事水上观光旅游企业32家,从事旅游客运船舶380艘。其中 开封市、许昌市依托丰富的城市水系,开通了 夜航旅游观光线路; 小浪底库区不断加快水域旅游产品开发,加强旅游客运码头、游艇停靠点、环湖公路建设,完善水上旅游线路及水上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走出了交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水上旅游

3. 旅游高速公路服务区

目前,我省已建成的高速公路服务区中虽暂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速公路旅游服务区,但部分高速公路服务区 在提供的服务中加入了旅游元素或者旅游功能,满足游客休闲娱乐、游憩等多元化需求。

郑少高速少林服务区围绕“少林禅宗文化”,开辟了禅宗文化长廊,设立了24小时旅游咨询服务处,代售少林寺景区门票,与当地武术学校合作,在节假日开展武术表演,使广大游客近距离感受少林文化。

少林服务区

郑栾高速白云山服务区利用大数据平台,提供智能点餐、VR微电影、无人超市、停车场智能引导等服务,满足游客“沉浸式”出游,同时为游客提供综合旅游信息服务,致力于成为生态时尚、体验新奇、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性文旅休闲服务区。

白云山服务区

洛栾高速陆浑服务区在全省首家采用单侧集中式服务区设计,致力于打造集观光休闲、会展培训、美食垂钓、水上运动、交通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服务区,为游客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路域旅游综合体,成为“豫西山水画廊”的交通旅游“门厅”。

陆浑服务区

此外,我省还 积极开展交旅融合服务区策划,如途经信阳市南湾湖、鸡公山等众多景区的沿大别山高速,自设计之初即编制了交旅融合策划方案,高标准推进汤泉池、豫楚关等4个开放式旅游服务区建设,打造了高速公路服务区交旅融合的新标杆。

豫楚关服务区建设方案效果图

4. 交通旅游标志标牌

2010年,原省旅游局与省交通运输厅联合印发《关于在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增设旅游区指引标志的通知》,明确了我省高速公路上设施旅游区编制的相关要求和原则。

2010年以来,我省共在高速公路上设立了“清明上河园”“洛阳栾川县老君山”“洛阳白云山”“南阳内乡县衙”等30个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103款旅游区预告标志,对旅游景区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并为自驾游客提供了准确的指引信息。

公路旅游标志标牌

5. 交旅融合示范工程

2021年12月,省交通运输厅 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印发 《关于公布河南省首批交旅融合示范工程(景区)名单的通知》(豫交文〔2021〕87号),确定郑栾高速尧山至栾川段、省道312(郑州境)、小浪底库区旅游公路(洛阳境)、郑栾高速白云山服务区、郑栾高速尧山东服务区、林州市林石公路为 全省首批交旅融合示范工程

1.3 运输服务融合

目前,我省多地均开通旅游公交专线,如 郑州2018年成立公交旅游(线路)集散中心/枢纽,构建市区、郊区、周边三层旅游线路。 安阳2018年开通至山西省长治市城际旅游公交专线,2020年开通内环线古城“一日游”和外环线“历史文化一日游”两条惠民旅游精品线路。 洛阳2019年开通至孟津小浪底风景区公交旅游专线,为游客和沿途群众出行带来极大便利。 济源2019年开通城区景点游览免费大巴和市区通往各个旅游景区的公交专线,服务游客最后一公里,有效解决了游客通行的交通瓶颈问题。

1.4 发展机制融合

一是融合发展工作推进机制持续深化。2020年7月,省交通运输厅联合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召开 交通运输与文化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确定两厅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同年11月,两厅 签署省交通运输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提出促进交通运输与文化旅游双赢发展、共同提升。2021年1月,省交通运输厅联合省文化和旅游厅 召开河南省文化旅游与交通运输融合发展座谈会,就如何打造“交通文化旅游示范路段”“交通文化旅游示范服务区”等问题进行探讨交流。同年12月,两厅 召开全省交通运输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推进会,强调持续推进交旅融合向纵深发展,奋勇开创交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二是深入探索融合发展融资机制。我省积极探索采取基础设施 特许经营PPP交通建设与沿线旅游资源开发打捆招商等模式推进旅游公路等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沿线土地利用、资源开发与交通建设、旅游发展的统筹整合,创新探索交通支撑旅游发展、旅游反哺交通发展的融资模式。登封环嵩山旅游公路、S230沿南太行旅游公路济源境济沁界至九里沟段等旅游公路采用政府付费的PPP模式建成。

PART.02

存在问题

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和旅游景区的升级完善给交旅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交旅融合发展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是顶层设计和全域统筹规划仍待加强。目前,我省交通、旅游相关规划中虽提出融合发展,但由省级交通和旅游主管部门联合编制的交旅融合发展规划 顶层设计尚未出台,全域统筹、主线串联、支线循环、连接线成网的旅游交通网络尚未形成,交旅融合项目建设和设计标准不明确、不规范,旅游与交通信息数据不互通不共享,综合旅游交通建设体系尚未形成。

二是交通旅游服务品质仍待提升。我省地大物博,文化渊远流长,上篇交旅融合模型测算结果表明,我省旅游发展水平高于周边山西、湖北、安徽、山东和经济较为发达的江苏、广东等省份,但我省旅游公路建设 通常依附沿线自然景观,对公路沿线人文景观挖掘不够,公路自身景观建设也有待加强,且城际、市郊等旅游目的地周边交通设施供给不足。此外,在节假日旅游需求集中释放期间, 热门景区道路拥堵、游客滞留等现象较普遍,旅游交通通达性和舒适性大大降低。

三是旅游交通配套设施仍需完善。根据上篇交旅融合模型测算结果,我省交旅融合仍处于 初级融合发展阶段,旅游公路配套设施较为薄弱,交通旅游服务设施体系不完善,具体表现在 一是旅游公路沿线现有服务设施主要显示路况信息与广告,服务功能不足、信息化程度低,缺乏休憩驿站、观景平台、慢行步道、自行车道、信息化等旅游服务设施,无法满足全域旅游时代游客的高品质、多样化、个性化服务需求。 二是旅游集散中心、旅游租车、自驾车营地、房车营地等新型旅游要素服务设施仍需完善。

四是旅游交通安全管理水平仍待提高。一是旅游客运车辆挂靠运营现象较为普遍,小型车队及非专业客运公司经营旅游客运业务问题突出,挂靠车辆不能在统一监管范围等问题导致旅游交通安全隐患增大。 二是随着微信、QQ群等网络自发组织的旅游,以及汽车俱乐部、户外俱乐部、自驾游俱乐部等社会旅游组织的兴起,结队自驾出游越来越多,但目前结队行车时存在一些不文明的交通行为,由此产生的交通安全隐患也不容小觑,需要加强交通安全管理,规范此类出游行为。

五是交旅融合项目融资难度加剧。交旅融合项目一般都具有投资大、维护成本高、回报周期长等特点,需要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目前,我省谋划的交旅融合项目 通常采用PPP模式,社会投资方通过打包开发或经营项目沿线资源和政府可行性缺口补助,或者政府付费模式获得收益, 随着地方财政日益收紧,该模式可复制性大大降低,交旅融合项目融资难度越来越大。

结语:

我省交通和旅游融合发展在政策规划、基础设施、运输服务和发展机制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具备了一定融合基础,但仍处在初级融合发展阶段,在顶层设计、服务品质、配套设施、安全管理水平方面仍有待加强和提升,此外,随着地方财政收紧,交旅融合项目融资难度加剧。如何结合我省交旅融合发展实际情况,提出适宜我省省情的交旅融合发展思路和策略,我们下篇继续探讨。

责编:陈玉尧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