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息:打造绿色食品产业强省,河南如何优势再造?丨乡村振兴看河南④

来源:搜狐号-大河财立方 2022-11-10 09:49:10

打造绿色食品产业强省,河南如何优势再造?丨乡村振兴看河南④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0月2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加快预制菜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为河南发展预制菜明确了目标:到2025年,全省规模以上预制菜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全省规模以上预制菜企业超过200家,其中10亿元以上企业超过30家,培育预制菜上市企业5家以上。

预制菜一端连接田间地头,一端连接人们餐桌,做优做强做大预制菜产业,已经成为河南绿色食品业优势再造和换道领跑的重大机遇和重要抓手,以预制菜为代表的河南食品产业新力量,已然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一盘预制菜

帮助带动周边4000多种养殖户

麻油鸡、猪头肉、酱牛肉……这些硬菜在厨房小白手中,有了更简单的打开方式。

1997年,杨书锋在三门峡开了第一家熟食店,前店后坊,主要售卖猪头肉、鸡爪、烧鸡等。2016年,河南九豫全食品有限公司入驻原阳产业集聚区建厂投产,开始快速扩张,向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发展之路迈进。

20多年过去了,现在九豫全已是拥有50000平方米现代化车间的河南卤味头部企业,产品包括酱卤肉制品、蔬菜制品等,形成10万吨的生产加工能力,年销售额超10亿元,拥有超1500家门店。

借助预制菜的东风,九豫全让卤味香飘到了更远的地方。

“目前预制菜市场发展潜力大,作为即食类预制菜产品的酱卤肉制品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河南九豫全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九多肉多品牌创始人杨书锋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河南九豫全食品工业园二期自动化生产加工及冷链仓储项目,项目总投资5亿元,规划总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项目投产后预计新增年产值35亿元,带动就业1100余人。

杨书锋介绍,九豫全实行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多种产业带动模式,通过企业、合作社、养殖基地吸纳农户及监测帮扶对象进企就业、入社发展,带动种养殖及监测帮扶对象发展产业可持续增收。

据了解,九豫全目前已签约上下游合作社17家,带动周边帮助4000多种养殖户,1.8万多农民及贫困人口1600家,构建上下游相互衔接配套的全产业链联合体。去年,杨书锋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九多肉多被授予“河南省扶贫龙头企业”称号。

除了九豫全,今年以来,原阳食品企业纷纷加码预制菜研发,新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雨轩股份的羊杂汤、战斧羊排,禾胜合食品的羊杂粉、牛杂汤,黄河金的小酥肉、黄河鲤鱼等预制菜抢占吃货们的胃。

9月,中国(原阳)预制菜创新示范产业园项目完成签约及启动仪式,原阳预制菜产业园进一步扩容。原阳县委书记刘兵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原阳以预制菜产业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持续叫响“老家河南,吃在原阳”品牌,通过全产业链发展,向着“打造千亿级食品产业集群”方向奋力迈进。

一条新赛道

食品工业优势再造带动三产大融合

10月2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加快预制菜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明确重点发展以农产品、畜禽产品、水产品等为主要原料,通过工业化、标准化生产,经预加工、预烹调、预包装的成品或半成品预制食品及相关制备和配套产业。

《方案》为河南发展预制菜明确了目标:到2025年,全省规模以上预制菜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全省规模以上预制菜企业超过200家,其中10亿元以上企业超过30家,培育预制菜上市企业5家以上。

“预制菜所需要的原材料及初级加工基本上是在县乡镇这一级完成,需要大量的相关从业人员,如种植、养殖、初级加工、包装、物流、交通、食宿等,同时也会形成一定数量或大或小的企业,这些都会对乡村振兴起着明显的直接拉动作用。”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志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陈志刚认为,预制菜作为典型的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预制菜是推进“菜篮子”工程提质增效的新业态,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预制菜对促进创业就业、消费升级和乡村产业振兴都具有积极意义。

《方案》中提到,充分发挥河南预制菜产业基础优势,加强政策引导,完善产业生态,建设全国重要的预制菜生产基地、全国有影响力的预制菜生产大省,培育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河南如何发展预制菜助力乡村振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河南省食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陈振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河南预制菜可以结合当地自身的优势和特长,进行产业化发展,比如在预制菜领域做一些特色养殖以及深加工,跟终端企业进行配套。

陈振杰认为,一二三产真正融合还需要认知和市场开发的过程。“预制菜的开发,首要是名菜的全国化普及,将好吃不好做的东西进行标准化、普及化,另外就是将具有特色风味的菜品进行开发,围绕区域风味全国化进行发展。”

对于预制菜的发展,陈志刚也提出相似的观点,“根据各地域菜系的特色,选择一些适合预制加工的菜肴,逐渐丰富市场选择。此外,一些功能膳食,如孕妇、哺乳期妇女的预制菜,老年人、有基础病老年人的特殊膳食,也需要考虑。”

陈志刚认为,经过几年的发展,预制菜企业也将会细分市场,一窝蜂做一类菜式是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比如可以分为高端市场,以名贵食材为原料,采用先进的杀菌、包装技术手段,走短保质期的路线,普通市场继续以家庭菜为主。

一些新面孔

绿色食品业新锐力量蓬勃起

除了预制菜,河南食品业迸发出的更多新力量,已然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在信阳息县,红薯种植历史久、产量高。近年来,随着速食酸辣粉的火爆出圈,息县红薯产业迸发出了新色彩。

2015年,河南豫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豪返乡创业。在他手中,红薯变身酸辣粉、拔丝红薯、薯条……其中,豫道酸辣粉已经成为息县红薯产业化特色产品之一,在电商平台上创造了单日10万单的成绩。

目前,豫道在息县东岳镇有500亩的红薯育苗基地,参与红薯育苗、种植、收货、储藏、运输和初加工的农民超过1万人次。豫道与15个合作社合作,直接带动农户种植3万亩红薯,间接带动2万亩红薯种植。“我们围绕红薯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未来,我们争取在3年内实现带动红薯种植50万亩,示范带动农民50万人的目标。”赵豪说。

在息县,红薯托起了乡村振兴大产业,在济源,另一个特色养殖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的驱动力。

1989年,济源市阳光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段天奎贷款2000元购买了12只种兔,如今,阳光兔业已经发展成为一家集肉兔良种繁育、商品兔产销、饲料生产、食品加工出口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年出栏伊普吕配套系种兔40万只、生物实验用兔10万只、商品兔100万只。

2013年,济源兔业成立了阳光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研发生鲜、冷冻、调理等半成品兔肉产品,生产卤兔、烤兔、带骨兔丁、无骨兔丁等产品。目前,“伊啦”兔肉产品已开发出三大系列20多个品种,企业年产生熟兔肉3000吨,年出口2000吨。

济源市阳光兔业有限公司副总裁王金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阳光兔业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带动模式,公司累计在济源及周边辐射发展兔业合作社、家庭农场20余家,带动种养户4000余户。

还有一些食品企业经过多年创新发展,在细分领域内闪耀星光。

早期的辣条生产企业野蛮生长,生产技术和门槛要求较低,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卫龙食品建立了产品技术标准体系、质量管理控制体系,一改传统辣条生产企业的无序生产。2018年,卫龙食品搭上直播快车,快速赢得年轻消费者的心。

郑州惠济区,专注蜂蜜事业的爱蜜乐年产蜂蜜及蜂系列产品5000多吨,由爱蜜乐及54位蜂农发起成立的河南蜜乐源养蜂专业合作社成为中国中北部最大的蜂业专业合作组织。

在新乡辉县,米多奇经过20余年的深耕,从名不见经传的乡镇企业成长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休闲食品领军企业,每年总营业收入约16亿元。

在荥阳市,芽状元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把小小的豆芽做成了单日产能超1000吨、年销售额3亿元的大产业,又开发出豆芽速烹菜、豆芽凉拌菜、即食豆芽等多类芽苗菜类菜品。

一个新征程

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万亿级现代食品集群迈进

中原熟,天下足。河南是食品工业大省,一直以来,河南都有“天下粮仓”“国人厨房”的称号。数据显示,目前河南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344家,营业收入达1.21万亿元。

河南用占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10的粮食、1/4的小麦,不仅解决了本省近1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每年外调原粮及制成品超过400亿斤,农产品出口遍及世界137个国家和地区。

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基于原材料、交通区位、劳动力等优势,河南逐渐成为全国重要的食品加工基地,贡献了全国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水饺。

近年来,河南以面制品、肉制品、油制品、乳制品、果蔬制品为重点,持续推进食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截至2021年,河南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占全国近1/10,面及面制品产量约占全国47%,米面速冻制品约占全国66%,肉类加工产品约占全国70%,乳制品约占全国13%,果蔬饮料约占全国15%。

在食品名城漯河,有以双汇等为代表的肉类加工产业集群,有以卫龙食品、南街村集团等为代表的粮食深加工产业集群,有以可口可乐、统一等为代表的饮料产业集群……目前漯河已形成涵盖肉类、面制品、果蔬、饮料和休闲食品五大行业1000多个品类的食品产业集群。

今年年初,《河南省“十四五”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印发实施,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绿色食品业强省的目标。

河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张剑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河南建设食品业强省的优势显而易见,在建设绿色食品业强省过程中,河南拥有丰富的原材料、便利的交通区位、充足的劳动力,逐渐成为全国重要的食品加工基地。

日前,《河南省绿色食品集群培育行动计划》提出,实施冷链食品、休闲食品、特色功能食品、预制菜、数字赋能、品牌设计等升级行动,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链,做优粮食制品,做强肉类制品,做精油脂制品,做特果蔬制品,振兴酒业、奶业,到2025年,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万亿级现代食品集群,建设绿色食品业强省。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河南在自然禀赋、交通区位、产业基础、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等五大方面,积累了深厚的优势,是如今河南食品工业在新机遇下腾飞的基础。”陈振杰说道,河南首先是中国人的厨房,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中国食物接受度的提高以及食物的多样化程度增加,河南从“国人厨房”成为“世界餐桌”指日可待。

责编:高帅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