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通讯!债基罕见大跌,银行理财子公司纷纷“喊话”,记者实探→
债基罕见大跌,银行理财子公司纷纷“喊话”,记者实探→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裴熔熔 徐兵)这几日,债券市场的较大波动成为资本市场的一大热点。不少投资者在网上留言称:“跌麻了,啥时候是个头!”“债市大跌,一天理财亏了3000多元。”
与此同时,银行理财子公司却“组团喊话”,希望投资者不要过度悲观。
(资料图)
众所周知,债券作为理财产品的主要底层资产,大面积的净值下跌对市场影响较大。那么,债基市场为何出现大幅波动?投资者又该如何应对?
探访:投资者情绪低落,咨询原因者较多
11月18日,郑州,阴雨天。
“真没想到债券型理财也能亏这么多。”家住郑州市经开区的王阿姨是银行的常客,记者来到银行大厅时,拥有多年理财经验的王阿姨脸上挂满无奈,正在向理财经理咨询近期的市场情况。
“这几天接到不少客户电话咨询,大都是关于债券型理财产品波动的事儿。”位于郑州市经开区航海路的一家银行理财经理对记者说,“其实也不是我们一家银行如此,最近都这样。投资者情绪十分低落,近期赎回意愿确实有所增加。”
理财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
近期,债券市场迎来多日连跌。东方财富Chioce数据显示,仅11月16日单日,就有多达4103只债券型基金(A/C份额分开计算)收益率下跌,占比高达96.65%,平均跌幅为0.23%。除因基金分红影响净值大幅下跌的情况外,跌幅最大的产品单日下跌高达1.99%。整体来看,共有120只债券型基金单日跌超1%。
受此影响,多家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遭到较大回撤,已有千余只理财产品“破净”。当前理财收益的表现也使得一些投资者产生应激反应。部分投资者在社交平台上反映,一些银行一度出现理财产品无法赎回的情况,原因是赎回客户太多,已触碰巨额赎回上限。
上述理财经理向记者展示了该行手机银行一款债券型理财产品。该产品不低于80%仓位投向债权类资产,其单位净值近期出现明显下跌。
“其实不用担忧,这是近十年来第三次大幅下滑了。”上述理财经理解释说,之所以债券类产品波动,与近日出台的优化疫情防控20条措施以及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等一系列政策有关,投资者对经济的预期向好,市场信心得以提升,这时很多投资者就会把资金从债市抽出来进入权益市场,形成股债“跷跷板”现象,导致债市行情走弱。
另一家银行客户经理也向记者表示:“现阶段债市的下跌态势,确实不太常见,我从业以来也就遇到两三回。主要还是受一系列政策等消息面影响,提振了市场信心,让前期有些虚高的债市,将泡沫挤压出来。”
面对当前的赎回压力,已有中邮理财、农银理财、招银理财、平安理财、兴银理财、恒银理财、南银理财、杭银理财、苏银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公开发布致投资者的一封信,解释近期债市波动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影响,以及投资者该如何应对。
解析:经济复苏预期强烈带动债市短期波动
近期债券市场为何跌幅如此剧烈?
“这是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的结果。一方面,经济复苏的预期越来越强烈,带来债券利率上升,债券价格出现下跌。另一方面,近期出台的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措施,允许银行给符合条件的房企发放开发贷,这部分贷款利率是比较高的,所以部分银行有动力抛售掉一些低收益率债券去回收资金,这也造成了债券市场的下跌。”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告诉记者。
在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看来,近日债市剧烈波动,有资金面及基本面预期因素,但更多是市场情绪主导。整体上来说,这种短期的剧烈波动不可持续,市场将逐步常态,由于国内经济正处于复苏阶段,财政、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恢复的力度不会减弱,加之央行呵护经济复苏,市场流动性有望保持合理充裕,目前市场环境下,也不支持市场利率大幅上升。同时,在目前我国基本面环境下,债券短期价格下降,相应债券资产配置吸引力上升,也会吸引部分资金流入。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这一轮债券市场的调整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地产政策的一个边际变化;二是疫情政策的变化,激发了整个市场的风险偏好,导致债券资产这样的低风险资产受到抛售;三是流动性的边际变化,货币政策已经明显地从宽货币走向了宽信用的阶段。
中邮理财公开表示,今年以来,疫情不时扰动经济预期,地产链条走弱带动实体经济走弱,货币政策为了支持实体经济保持了较为宽松的状态。因此疫情扰动,经济总量低迷与货币宽松构成了支持债券市场的三大理由。然而11月上旬资金面收窄,资金价格中枢超预期抬升,疫情防控政策优化20条与金融支持地产16条接连出台,进一步打击债市情绪。三大基本面变化标志着债券做多的核心逻辑受到了挑战,市场悲观情绪近两日大幅发酵,引发债市大幅度调整。
“当前各家银行的理财产品,特别是中低风险的理财产品,采用的都是债券基础的理财产品,所以,若债券市场出现大规模的市场波动,就很有可能引发理财产品收益水平的调整,这是当前市场变化到一定阶段的一个必然体现。所以当前出现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下行或者收益回撤的现象,实际上是比较正常的,也是符合整个市场发展客观规律和市场客观发展方向的。”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说。
针对近期债市罕见大跌,多方观点认为这种短期波动并不可持续,多数银行理财子公司也在致投资者的公开信中表示,这些是短期出现的问题,从长期来看他们有信心并保持乐观,希望投资者不要过度悲观。
措施:央行出手释放流动性,“赎回潮”预计不会持续很久
债市大跌也引起央行的注意。
11月17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32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由于当日有90亿元逆回购到期,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1230亿元,创三周以来的最大投放量。
在此前的11月15日,央行开展8500亿元1年期MLF操作和1720亿元7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75%、2.0%。本月MLF到期量10000亿元,央行续作8500亿元,MLF净回笼1500亿元。
在央行加大逆回购操作后,市场利率开始回落。据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数据,DR007周四报1.863%,较上一交易日的2.015%大幅下行。
“央行的MLF操作非常稳健,基本上是等量续作,虽然MLF缩量,但是通过PSL和各类专项再贷款等工具仍然向市场释放了充分的流动性。但是债券市场此前一直还是希望央行能够尽快降准甚至降息,现在降准降息预期落空,也导致了债券市场调整。”明明说。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11月16日,央行发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为巩固经济回稳向上态势、做好年末经济工作提供适宜的流动性环境。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结合央行最新公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看,货币政策整体偏宽松的基调没有改变,预计央行将继续通过逆回购等多种工具灵活、精细化操作,平抑市场波动,维护市场秩序,“赎回潮”预计不会持续很久。在宽信用效果尚未得到实际验证、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尚不牢固之时,债市收益率也无持续快速上行的基础。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央行在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依然强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还表示要“为做好年末经济工作提供适宜的流动性环境”,考虑到这点,接下来资金面持续收紧的可能性不大。另外,伴随宏观数据、行业数据的发布,市场预期、风险偏好也会随之波动调整。
在他看来,未来一段时间不排除债市收益率触顶下行的可能,而在资金面压力缓解,债市恢复平稳走势后,逆回购规模也将随之减少。
建议:可灵活利用对冲,增强资产组合收益稳定性
面对当下市场环境,投资者应如何抉择?
“先不要急着赎回,根据经验,一般两三周就修复了。”上述银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投资者现阶段可通过资产配置来平滑理财收益的波动。灵活利用债券资产和权益资产的对冲属性,降低股债“跷跷板”效应,增强资产组合的收益稳定性。
另外,也可以关注固定收益类理财,其投资策略主要以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打底,辅以权益类资产增强,能够平抑波动。若承受风险能力较弱,也可以选择货币型基金。
“随着稳经济增长一系列政策的逐步落地,经济复苏的力度势必会加大,权益型基金的表现应该优于债券型基金,所以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赎回一些债券型基金,择机配置一些比较好的权益类基金。”杨德龙说。
江瀚建议,对当前市场持不乐观态度的投资者,可对当前的理财产品可以进行一定的调整,比如先赎回部分以固定收益为核心的债券类的产品,购买一定的货币基金类的产品,稳固收益,待市场向好后,再买入固定收益的产品;对当前市场持相对乐观态度或对风险敏感性没有那么强的投资者,可以先观望一下,再考虑未来怎么调整,毕竟整个债券市场长期向好的趋势依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深圳汇合创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兆江认为,本次债市所暴露的问题,本质上也反映了宏观经济的下行底线,大概率能说明宏观经济即将触底。接下来,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措施,为复苏宏观经济做准备。所以投资者应该对股债基市场有信心,虽然市场遭遇了冲击,但当前机会大于风险。随着明年外围货币政策收紧趋势放缓,加上国内仍然有各种财政工具,货币工具给予国内宏观经济支持,所以投资者应该保持乐观态度。
责编:陈玉尧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