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迈上“5000家”科创底色日渐浓
A股迈上“5000家”科创底色日渐浓
【大河财立方记者 吴春波】11月22日,国内资本市场迎来重要里程碑时刻。当日上午,随着N矩阵、N鼎泰两家公司登陆创业板,A股上市公司总数达到5000家,包括沪市上市公司2153家,占比43%;深市上市公司2721家,占比54.5%;北交所上市公司126家,占比2.5%。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显然,这不仅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跨越,亦是中国经济加速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
从0到5000家,跨越“千家”级门槛用时越来越短。从存量1000家到2000家,用了10年时间;再到3000家和4000家,用时分别缩短至6年和4年;从4000家到5000家,仅仅用了两年时间。
中国A股成为全球最为重要的资本市场
站上“5000家”新起点的国内资本市场,呈现出的这些特征,令世人瞩目。
一是制造业融资比重越来越高。上市公司存量总数的增加,不仅直接将我国的证券化率推高至2021年的84.3%,也让中国A股成为全球最为重要的资本市场。
30余年来,A股市场IPO和股权再融资金额分别达4.8万亿元和9.8万亿元,制造业获得再融资比重从20年前的40%,增长至目前的67%,已成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关键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更多社会资本正与实体经济实现双向奔赴,直接融资比重的提升,大幅降低了社会融资成本,也有力助推了制造业和科技创新持续攀登高峰。
二是资本市场“四梁八柱”基本建成,高质量发展成为关键词。“质变”在悄然发生,如资本市场相关制度的逐步完善,“四梁八柱”法制体系基本建成,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明显增强。
“退市”制度激浊扬清,将违法、造假公司清退,而注册制带来的更多上市标准选项,有力地加速了资本力量与创新力量的有机融合。
三是“科创”正在成为A股市场最显著的底色。从上市公司整体结构来看,注册制改革实施前,2018年年底,A股上市公司中市值排名前四的是银行、非银金融、医药生物和食品饮料,占比分别为14.39%、8.13%、7.17%和5.05%。而截至2022年11月21日,A股上市公司中,市值排行前四位的行业分别是医药生物、电力设备、银行和电子,占比分别为9.31%、9.05%、7.78%和7.57%,分别较2018年年底提升2.14个百分点、提升5.41个百分点、下降6.61个百分点和提升3.22个百分点。注册制下科技类上市公司市值占比大幅提升,今年以来,资本市场股权融资规模行业前三名分别为电力设备、电子和机械设备,这标志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融资助力。
随着更多A股拿出真金白银分红,北交所向沪深两市转板机制的打通,让资本舞台越来越宽,更加丰厚的投资回报引导各路资本加大了对各层次科技创新企业投资力度。
科创代表了中国经济的未来想象空间
事实上,在上述三个鲜明特征中,科创无疑最令人关注,这代表了中国经济的未来想象空间。
以科创板为例,从2019年7月22日至今,已有487家企业在此汇聚,一系列拥有“硬核科技”的企业,在科创板上补充后续能量,继续发力深耕科创。数据显示,科创板公司2021年研发投入金额合计852.40亿元,同比增长29%,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平均为13%,高于A股上市公司整体水平。细分行业中,集成电路行业、生物医药行业研发强度分别达到19%和16%。
资本搭台,科技唱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细分赛道隐形冠军,逐步走入资本市场。以河南为例,近期登陆北交所的硅烷科技和登陆创业板的新天地药业、众智科技,都是通过科技创新在细分赛道逐步成长为行业的龙头。
众多战略新兴产业细分龙头与资本加速融合,也让“科创”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动力源。Wind数据显示,2021年,A股研发经费达到2.7864亿元,同比增长14.2%,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44%,超过多个欧美发达经济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A股上市公司数量达到5000家,成为市场新起点。
“随着A股上市公司数量越来越多,‘科创’底色越来越深,中国创新驱动的力量也会越来越足,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也将更加稳健。”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表示,市场结构的优化和更多的机构投资者,也将助推A股市场自发修复机制形成,促进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生态的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更多优质的创新主体和资产,正在加速走入资本市场。包括河南在内的各个省份,纷纷出台政策,积极稳妥推进当地企业IPO。国有企业的专业化整合,也让更多优质资产加速向A股集聚。
相信站在新的起点,A股的“科创”底色还将进一步加深,整体质量进一步提升,助推我国产业链向高端跃升、重塑发展优势,为推动“十四五”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支撑。
责编:刘安琪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