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关注:省人大代表常涌涛:加快百万吨乙烯项目建设,打造产业“蓝海”丨河南两会财经访谈㊷

来源:搜狐号-大河财立方 2023-01-16 14:55:48

省人大代表常涌涛:加快百万吨乙烯项目建设,打造产业“蓝海”丨河南两会财经访谈㊷


(资料图)

【大河财立方 记者 段伟朵】 众人都说,如果孟津有颜色,那一定是蓝色——万里黄河孟津蓝,从自然中来,从历史里出,从底蕴中来。不过,在省人大代表、洛阳市孟津区人民政府区长常涌涛看来,“孟津蓝”在新时代有了更多的阐释,不仅包含天蓝水蓝的生态蓝,还包括正在打造的新孟津的产业“蓝海”、正在逐步变成现实的新孟津的宏伟蓝图。省两会期间,大河财立方记者专访常涌涛。

【现场】

孟津“网红”工地:24小时作业、3天变个样

1月14日上午,河南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洛阳百万吨乙烯、宝武镁基新材料、长葛循环经济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力争2025年材料产业规模突破2万亿元。这其中,洛阳百万吨乙烯项目引发多方关注。

把时间拉回到1个月前,孟津区一项目工地在网上引发“围观”,被称为“网红”工地——视频显示,广袤的豫西大地上,连绵不断的机器轰鸣声中,数不清的车辆排起长龙,忙碌不停。虽是数九寒天,现场却呈现出一派如火如荼、热火朝天景象。现场工人讲:“24小时作业、昼夜不停,3天变个样。”

这个“大场面”,正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洛阳百万吨乙烯项目的土地平整现场。

“10月份以来,乙烯项目建设指挥部各专班主攻关键节点,强化要素保障,集结最优资源、最强力量投入项目前期基础建设,为2023年项目开工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常涌涛告诉记者,石化产业是孟津区的主导产业,乙烯工业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乙烯产品占石化产品的75%以上。百万吨乙烯项目的落地,将助力河南石化产业补链延链强链,从根本上解决洛阳石化“油头大,化尾小”的问题,推动石化行业向高端化、精细化、绿色化转型发展。

【目标】

把孟津区打造成中西部具有竞争力的

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

“以百万吨乙烯项目为引领,孟津区坚持科学谋划,正在打造新时代的产业‘蓝海’。”常涌涛介绍,孟津区在精准招商中坚持“差异化、高端化”思路,分析15种乙烯下游产品与新能源、新材料等风口产业之间的关联,梳理产业链条和目标企业,推动乙烯及下游配套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下一步,孟津区将持续推动项目建设,努力打造中西部具有竞争力的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

“王凯省长到洛阳代表团与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定不移走制造业立市、制造业强市之路,大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这为洛阳市孟津区聚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指明了方向。”常涌涛介绍,近年来,孟津区坚持工业优先发展,大力实施“13636”工程,锚定“挺进千亿强区”这一目标,发展石油化工、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培育石油加工、精细化工、新材料等六大产业集群,突出园区提质增效等三大抓手,强化土地、金融、政策等六项保障,助推孟津区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建议】

设立省级研发创新平台

推动乙烯下游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我们坚持工业优先战略不动摇,但孟津的发展亮点还有很多,比如在乡村振兴、文旅文创融合等方面,都已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 常涌涛说,孟津历史文化悠久,是河洛文化卷轴上最璀璨的篇章之一;孟津又被喻为洛阳的“后花园”,交通便利,生态优美,这些都是孟津发展的优势和底气。

常涌涛介绍,今年两会期间,他带来的的建议主要是围绕着创新驱动展开。

他建议,围绕乙烯及下游产业设立省级研发创新平台,以化工新材料研究、成果转化及科技服务为重点,加快推动乙烯下游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产业化,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同时,建议谋划成立省级乙烯产业研究机构,组织专家充分调研我省乙烯下游产业及产品需求,针对缺失的产业链环节,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招引项目、延链补链,在关联企业间搭建乙烯下游产业产品的配套供应关系。

“产业要创新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目前石化企业专业技能人才相对紧缺,随着乙烯下游配套产业落地,需要大量仪器仪表、检验检测、化学制剂等专业技能人才。”常涌涛说,考虑到化工产业专业性强、集群效应明显等特点,建议相关部门支持洛阳市创办产教融合型的石化高等职业院校,通过校企共建、订单培养等方式,解决乙烯及下游产业项目落地后的用工需求问题。

责编:王时丹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