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旅眼光看:未来洛阳的城市斑斓 | 河洛观潮
以文旅眼光看:未来洛阳的城市斑斓 | 河洛观潮
(资料图片)
□ 席升阳
洛阳的文旅很让人鼓舞与期盼!
以前写了不少洛阳文旅的斑斑点点,难以窥其全貌。将这些斑点进行梳理、综合与添加,或许可以成为“文旅全景”:洛阳文旅的底色、窗口、灵魂、骨骼、肌肉与血脉。
作为双节到来之际的随笔,供品鉴。
一、洛阳未来的城市底色:北方花城
洛阳人很自豪,因为她拥有享誉天下的牡丹花季。洛阳人也很遗憾,除了四五月份,洛阳便是无花可览。何时洛阳才能成为“处处有花、月月见花”的醉人景观?
这个问题已经有了答案。9月中旬出台的《洛阳市中心城区“北国花城”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将洛阳建设成为北方地区独具特色、富有魅力的花园之城、生态之城、花卉产业之城。
为此,洛阳将全面实施六大行动:
第一,景观大道的“花路”行动。以龙门大道、关林路、纱厂北路涵洞、红山欢乐谷、望春门街西溪游园等为重点, 2023年完成“花路”建设40公里,实现以花迎客。
第二,立体艺术的“花墙”行动。对城区的护栏、挡墙、边坡、桥梁等进行立体美化和植物选种,2023年完成33公里立体艺术“花墙”。
第三,城市街头的“花境”行动。在道路节点、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商业街区等沿街区域进行绿地花圃改造,2023年完成2.4万平方米道路节点“花境”。
第四,美丽街区的“花廊”行动。选取周边人流量大、服务功能辐射广、拥有基础种植条件的景观廊架进行“花廊”示范建设。2023年完成2200米美丽街区“花廊”。
第五,公园游园的“花海”行动。以公园游园为依托,营造大体量的花海景观,提升景观特色与影响力。2023年完成16万平方米公园游园“花海”。
第六,街头巷尾的“花市”行动。鼓励各城市区采用鲜花超市、鲜花街巷、鲜花小镇等形式,聚集花坊、花店,建立“花市”特色小街等。
若如期实现,洛阳便有了一个“城在花中、人在画中”的全景呈现。
二、洛阳未来的城市窗口:城市阳台
“城在花中”是文旅洛阳的底色,对底色之上的城市阳台又是如何理解与设计?通俗地讲,城市阳台就是一个可以领略城市风貌的观景区。说她是窥测一个城市的窗口很恰如其分。
万人瞩目洛阳的城市阳台工程已经如火如荼。她以西工体育场、中原明珠塔的改造提升为引擎,向东扩至七一路、西扩至御博路,南扩至洛河北堤、北扩至九都中路。她将形成以文体公共服务为导向的体育文化综合体,中原明珠塔升级后打造面向未来的时尚文旅功能区。
市委市政府对城市阳台项目有很高的要求:
第一,要强化功能研究,优化设计风格,打造科技感强、视野良好、可以远眺的城市观景平台。
第二,要提升洛阳都市形象、增添时尚气息,打造成洛阳新的潮流时尚打卡地,为青年友好型城市提供硬件支撑。
第三,要坚持运营前置,充分利用洛河滨水空间,科学合理布局商业、城市酒店、住宅等业态,植入更多体验式消费场景,更好发挥项目聚合功能。
可以预见:外地游客若身处其中,可近看洛河静静流淌,远眺南岸都市雄风,更可一站式体验洛阳都市的便捷生活,展现古都的现代潮风。更何况这次选址选在洛阳的现代中轴线上,将会使洛阳的地相更加灵光,场能更加灵动,人气更加活跃和集中。
三、城市灵魂:洛阳有待梳理的文脉工程
我们将灵魂之概念进行细分,先讲“灵”再讲“魂”。
或许有人说河洛文化是洛阳文旅的“灵”;或许有人说“举头是千年历史,低头是现代文明”是洛阳文旅的“灵”;或许有人说儒释道三教合一是洛阳文旅的“灵”;或许有人说居天下之中和最早的中国是洛阳文旅的“灵”......
现实是:奔着洛阳来的游客,瞄准河图洛书的了了,挖掘千年画卷的了了,感受现代文明的也了了......一言蔽之,大多的是奔着“千年古都、华夏圣城”而来,游客们对洛阳很有沉浸味道和朝圣的向往。
这就是洛阳文旅的“灵”!“千年古都、华夏圣城”蕴含的太多太多:河洛文化在其中、华夏文明在其中、儒释道在其中、最早的中国也在其中......廓明了“灵”,就可以用 “灵”来指导“魂”了。
洛阳文旅的“魂”又是什么?“魂”是“灵”的载体。“千年古都”之灵是游弋在自夏商周到隋唐的长河之中;“华夏圣城”之灵是沉浮在河洛文化、孔子入周问礼、程朱理学等中华文化和东方文明的思想大体系之中。
我们以此来解读洛阳文旅新方针:
颠覆式创意就是要超越常规地将历史事件活化起来;沉浸式体验就是要游客穿越时空,沉浸在历史场景当中,体验洛阳的厚重;年轻化消费就是让现代化手段复活这些场景,让年轻人乐在其中、育在其中;移动端传播就是将洛阳文旅的灵与魂,通过“场景+娱乐”的方式在线上线下“潮起潮落”。灵与魂在这里合拍与共情!
四、洛阳凸显的城市骨骼:工字形的文旅间架
谈了灵魂,再谈骨骼。骨骼是格局,是框架,是支撑。
洛阳的文旅产业的骨骼是什么?我们的看法是:“工”字形的空间结构是洛阳文旅的“骨骼”。让我们摊开地图,沿着从东到西,从北到南的空间顺序来鸟瞰。
先看“工”字形的第一笔。从东到西,连绵几十公里五大都城遗址与相对应的博物馆:与历史对话、同古人饮茶,一朝穿越数千年,领略华夏古城风。五大都城遗址从东到西依次排开的是:偃师商城、二里头、汉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东周王城。它贯穿偃师区、瀍河区、老城区、西工区等,其辐射张力向西到涧西区、向北到孟津区、向南到洛龙区。
这是由博物馆之都与博物馆经济、文化创意与城区经济相互建构的融合带。在这里,博物馆里的文物,旷野上的遗存,古籍里的故事都将活化起来,形成“博物馆+世界遗产+国家文化公园”的立体展示带,重现“千年古都、华夏圣城”的恢宏气象。
再看“工”字形的第二笔。从北向南长达4.2公里的天街。它是隋唐洛阳城中轴大街,是贯通隋唐洛阳城外郭城、皇城和宫城的南北向主干道。
若站在定鼎门遗址博物馆城楼远眺,天街中轴线间,砖青草翠、街阔景美,串联起应天门、天堂、明堂、天津桥等隋唐洛阳城遗址上的历史地标,一派隋唐盛景尽览眼底。
若从天街两侧的商业区来看,东西两侧各自的宽度不会低于500米,这就形成了4.8平方公里的观光、体验、食宿、购物等商业综合功能区。当建成之时,洛阳汉服文化将在这里挥洒、国风将在这里穿越、文旅文创将在这里起飞。
再看看“工”字形的第三笔。位于洛阳城区南线,从东到西的万安山、皇陵南兆域、龙门石窟与龙门西山温泉度假区:运动、观光、康养三合一的复合体验带。
万安山,相传唐僧取经东归,回缑氏老家探亲,途经此处歇息,因安静无忧而得名。现在已经形成了以万安山国际自行车邀请赛、万安山登山节为代表的“体育+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加之洛阳通用机场也坐落于此,其发展前景更会灿烂。
皇陵南兆域位于万安山麓脚下,又称为洛南东汉帝陵区。葬有明帝(显节陵)、章帝(敬陵)、和帝(慎陵)、殇帝(康陵)、质帝(静陵)、桓帝(宣陵)6位皇帝。墓冢林立,凸显气势恢宏、肃穆威严的皇陵气息。
龙门石窟作为洛阳久远的城市名片和她在世界石刻艺术中顶尖位置,其价值无需赘言。龙门西山的温泉度假区也成为康养产业中的亮点。更何况它已经成为洛阳城区南大门的必经要塞,其文旅集散的功能越发显明。
五、城市肌肉:洛阳两个七大片区的功能联动
肌肉的力量不仅仅来自于骨骼的坚强,也来自于洛阳文旅的七大片区、城市更新的七大片区这一块块肌肉的功能联动。
文旅的七大片区是:白马寺片区、金元古城和隋唐洛阳城宫城片区、涧西工业遗产街区、隋唐里坊片区、龙门片区、关林片区、伏牛山片区。
城市更新的七大片区是:涧河沿岸、上海市场、东下池、金谷园、金元故城、金家街和关林。
显然,文旅七大片区是“面”,城市更新的七大片区是“点”。点位于面中,是画龙点睛,共同体现着洛阳历史的厚重和遗存的力量。
这是一项具有涉及面广、复杂性强,具有非线性特征的巨系统工程,对城市肌理、功能品质和人民幸福指数具有直接的影响。这是对片区的空间形态和功能进行整治、改善、优化,实现房屋使用、市政设施、公建配套等全面完善,产业结构、环境品质、文化传承等全面提升的建设活动。它为洛阳的沉浸式演艺、剧本娱乐、汉服体验、亲子研学、电竞数娱、高端民宿的“六大业态”提供了坚实便捷的硬件支撑。
我们希望:淡化城市空间和行政管辖的边界感,洛阳市委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和洛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要对这14个片区的规划理念与角色互补进行一体化的指导,提出原则性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呈现洛阳文旅的整体格局与系统肌理。
六、城市血脉:立体交织的交通网络
洛阳,辖7县7区。全域旅游是布局,交通枢纽是“心脏”,一条条铁路、公路、航线是“血管”。
今年洛阳的文旅出圈,与城区内的地铁、高架、立交、环线、高速的“联网”不无相关,与航线的丰富与境外延伸不无相关。未来洛阳文旅的大爆发仍然要靠远见先行的交通安排,可以看得见摸着到的是:
纵横全国的十字形高铁:在河南准备开工的六条铁路建设项目中,洛阳就独占宁西高铁和呼南高铁两条线路。特别是呼南高铁的建设,将成为洛阳提升交通能级的重举,它将使洛阳成为连接长三角和珠三角,辐射大西南的枢纽城市。
高速环形网:现有的连霍和二广高速的“十字形”高速骨架,和规划、建设中的尧栾西、洛济、栾卢、渑栾等高速公路的建设,将形成连接周边县区的的高速环形网。
1500公里的快进慢游“中国伏牛一号公路”:在洛阳南部的伏牛山区,1500公里的“中国伏牛1号生态旅游公路”将通过道路监测、天气预警、游客导引等智慧交通平台等,形成“公路主体、服务设施、慢行系统、信息系统、景观系统”的五大组合。
路网间架结构是:第一,“快进”干线路网:高速+国道+省道;第二,“慢游”微循环路网:支线+景区连接线+四大精品路线。
“铁海公”多式联运:依托陆港多式联运物流中心,洛阳将积极融入中欧班列体系,常态化开行中亚班列;稳定运行到宁波舟山港、青岛港等铁海联运班列,持续推动“铁海公”多式联运,到2025年建成国内重要的进出口货物运输通道。
结束语:
按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规划,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将成为未来黄河经济带中的核心工程之一。洛阳在这个经济带中“一肩挑两头”。要想担得起,必须当自强。
文旅一定能够成为洛阳未来的城市斑斓,成为洛阳自强的排头兵。
作者简介:席升阳,河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洛阳市国土空间资源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洛阳黄河战略规划评审组组长,洛阳“十四五”规划评审专家,洛阳市地方金融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责编:刘安琪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