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公主站台,还上了“学习强国”?《封神》真的“封神”了
文|令狐伯光
乌尔善的《封神》上映26天了,别的这种快上映一个月的电影都要结束了。这部电影却刚刚开始的感觉,不但在上映25天时票房破了20亿,同时中国官方部门下场大力宣传了。
那就是被网友称为“六公主”的中国电影报道,简直都已经成为《封神》官方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六公主对于《封神》有多宠爱?从其官方抖音账号发布视频便可见一斑,主页几乎都是《封神》,更是全程直播《封神》第一部的首映全程。
这种情况下自然有网友质疑啊,于是“六公主”在13号的晚上还正式回应了。大家再看看“六公主”对于《封神》的用词。
“前所未见的制作向投入,锻造“封神美学”,探索中国电影工业化边界”。
十年树木的授业精神,培养人才,探索新生代演员训练体系;精研萃取的创作思路,焕新古典,探索电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路……“
要知道“六公主”隶属于中宣部,可以说《封神》在国家层面就已经定型了。而且前段时间,它还上了“学习强国”。据我了解这几年的国产电影当中好像也就只有《流浪地球2》,很明显国家对于这两部电影的态度很明显了。
其实《封神》为何能上学习强国,还有意义什么的,“六公主”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一是探索中国影视工业的边界(工业化),二是培养人才和训练新生代演员(打击流量),三是封神美学和背后的中国神话文化(传播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非常非常明显了,封神也值得。
说起来,乌尔善《封神》一路走来也不容易,现在可以说是真的“封神”了。
从不被看好到逆袭,我应该是最早期待的《封神》路人之一我相信关注伯光君的应该都发现了,我写了很多文章推荐这部电影。如果是后来入戏的也就罢了,这部电影在上映前我就写了不少文章客观分析了,电影点映也第一时间去的IMAX去看的电影,回来又写了文章推荐。
其实看完点我的心情非常平静,并没有想象中的激动,并且反而觉得电影缺点不少,写文章意犹未尽指出私以为的缺憾之处。
这都基于我最高标准的了解,主要是期待了那么久,虽然绝对不是烂片,但因为积压太久,投资公司暴雷,这部电影实在太可惜了,还是希望它能够赚钱,把第二三部抬上来。
我始终觉得搞文字的,格局和心胸得大,特别是媒体码字儿的更得有良知,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心态,写出来的就是什么样的文字。莫非,背后资助他们的资本急了,怕影片抬高了行业门槛,使其再不能轻松洗钱?
我注意到网上那些大呼《封神》是烂片的人,相当多吐槽的点颇为荒诞,往往是拿着放大镜在鸡蛋里挑骨头,为黑而黑、张口即喷,不值一驳。
这甚至让我想起前几年《指环王》在国内重映的遭遇。
《指环王》在影史地位无需多言,中国没有的时候都在骂中国拍不出神话史诗,结果哪怕正主儿重映时竟一片差评,最高赞一条评论是:“节奏太慢,三个小时送戒指还没送完,看了个寂寞。”
现在的网友习惯了在节奏带动下跟风附和,事先找一个由头给你戴上帽子,然后一通乱喷再踩上一万只脚。这种没有理性的批判完全忽视剧组的心血与付出。
当年《长安十二时辰》用日本人黑泽和子做造型顾问,于是乎一批人骂用日本人果然还是有倭风啊,中国影视圈的人没文化,不尊重历史;另一批人骂果然是唐朝文化在日本啊,只有日本人才能还原纯正唐朝文化;再一批人反驳日本文化都是学唐朝文化的。
不是烂片,更不是神作,但乌尔善《封神》已经开创了记录我还是想说,现在信息传播太方便了,优点明显缺点也明显,我带着强烈的主观情绪试着分析了他们的心理,无外乎这几个。
一是见不得人好,当别人创作出好东西就会极尽诋毁之能事,最终得出结论是你的东西好不到哪去,我们都一样。
二是靠贬低别人显示自己段位更高、审美水准更高,你们都是渣渣,只有自己最厉害了。
三是喜欢标新立异,多数人说好的我偏说不好,你能奈我何?
最后就是纯属输出个人情绪,无论好坏一律批倒批臭,满足自己偏狭的心理,他们对任何人,任何事,总是持批评的态度,看似冷静客观实则吹毛求疵,喜欢拿别人缺点大做文章,他们看不到别人身上的优点,更不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当然,可能也有就是不喜欢或看不懂魔幻片,也有前期中国魔幻烂片太多被劝退等等。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就像一部电影不是不能有批评的声音,只是如果让无脑又可笑地恶意批评占据主流,对于中国电影的发展,中国社会的发展,究竟是否幸事?
《封神》从立项到上映几近十年,其间屡遭波折。就结尾最后几千名木工,瓦工,漆工等名字,尊重了每一位劳动者。
我一直在强调,这种用心大制作电影,即使你不支持也不应该去黑,提供几万人就业,这些人有经验后又会反哺到行业,这样整个行业才会更好,才会有更多我们普通人就业的机会,这才是良性循环。
除了《封神》,也就是《流浪地球》了?中国重工业大片真的在崛起《封神》和《流浪地球》是这几年我唯二能感受到电影工业和中国叙事内涵的大片,并且质量超过了不少好莱坞工业大片。其它中国大片还有《长津湖》系列,《战狼2》《红海行动》《刺杀小说家》等。
《长津湖》三个导演本身不完善,《战狼2》拍太早影视工业不算好了。
《刺杀小说家》严格说来和《封神》是一个赛道的都是东方奇幻大片。就像《独行月球》《明日战记》也是剩下唯二中国科幻大片,但很明显都是影视工业还行,但是其它各方面,特别是剧本和表达上问题不少。
最后就只剩下《红海行动》一个了,但因为导演是香港人剧情和表达问题更大。一如《八佰》代表的近代战争片一样,影视工业在中国都是顶级了,但是剧情和表达上面。前者太赶太嗨,后者太纠结。
这几年,除了《流浪地球》系列,《封神》是又一个让我能感受到中国重工业大片的电影,场景建筑不说,就光骑马戏,感觉好几年没在国内古装影视中看过这么多真马和真骑马的人了。
那种圈钱烂片,赚五十亿会分给普通人一分吗?会反哺行业吗?只会让投资人望而却步,不在投资这种大制作,反正投个小钱就能挣大钱,谁还会投大钱?
《封神》故事本身在中国没啥新意了,但这几个新演员是有惊喜的,还有最大的优点就是把以前重心放在妲己纣王姜子牙的逻辑转变了,变为正邪人神英雄群像戏,即便你知道故事会怎么发展,但还是会期待这些人物的历程。
我现在不但希望《封神第二部》早点上映,让中国观众早点领略在新时代技术下包装的中国神仙大战,也特别希望《封神第三部》能把牧野之战拍出史诗级的战斗效果,这系列真的就可以留名影史前列。
六公主站台,还上了“学习强国”?《封神》真的值得官方为何下场?其实就是这几年说的“文化自信”的问题。文化自信的塑造之一,在于区分东西方文化起源,西方同类型有《指环王》系列。《战狼系列》是民族气节,《流浪地球系列》是科幻探索。
《封神三部曲》则是中国文化神话溯源,重新认识自己的传统文化。
中西方文化的根本区别在于以人为本还是以事为本,是长远还是短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红色钢铁洪流,还是自私自利的金融收割与资本异化。《封神》东西南北四伯候与当代政治隐喻,也能提供思考角度,以及中国内部的东西南北四方,也能提供思考角度。
另外,以小观大,少年英雄成长路,不比官媒直接批评不让躺平有用?
少年英雄的成长是不是和欧美魔幻作品《哈利波特》(世界知名了),日本《海贼王》《火影忍者》等燃血漫的内核有相似?中国少年英雄成长路线,是不是可以区别于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
自己——父亲兄长——家天下——修身治国平天下
殷郊与姬发的双向奔赴的忠义,是不是和中传统文化内核是一致的?这还只是第一部的故事与剧本,更不必说封神这个大IP可以做出太多电影宇宙,哪怕就第二三部正常上映只要不崩,质量比得上第一部那就成了。
从这些意义上看,《封神》绝对不仅仅是“封神”,而又绝对称得上“封神”
#娱评大赏#
关键词:
相关新闻